2016-4-28上午,歷時8年建設的世界第二高樓、中國第一高樓、上海地標性建筑——高達632米的“上海中心”為建設者榮譽墻揭幕,并宣布分步試運營。同時向公眾開放的是“上海中心”的裙房和地下室。
看到這則新聞后,不經意間又勾起了我作為一個上海中心建設者背后人的“回憶”。
他是上海麥斯特建工高科技建筑化工有限公司的資深項目工程師,而上海麥斯特建工則是上海中心整個工程的混凝土外加劑的供應商。也正因為這樣他非常有幸作為技術服務工程師參與了上海中心主體及裙房整個混凝土澆筑的過程。
自從他參與了上海中心這個項目,雖然彼此同在一個城市,但是忙碌的身影對于我、對于這個家庭卻日益模糊起來。每天的早出晚歸,他常常只能通過電話來進行溝通家務事、了解孩子的近況。深夜,我擔心著加班的他在回家路上的安全或衣著的冷暖,鈴音調成“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的手機時刻不離,怕他會有意外情況;而他回家后還沒說上兩句話就倒頭而睡,僅幾次的交流也是不歡而散。有時,真懷疑他在干嘛啊,難道……我不敢再想下去了!
記得2013年11月的一個晚上,女兒突然開始啼哭,我發(fā)覺孩子發(fā)燒了,一量體溫顯示38.6度,需要上醫(yī)院就診。這時的我第一時間是打電話給他,想得到他的幫助。但是電話的那頭傳來的是一陣陣刺耳的重金屬聲和機器馬達聲,以及什么高性能混凝土減水劑、超高層泵送等聽不明白的專業(yè)術語旁白音,我知道沒法指望他了,掛斷了電話。于是,我急忙一手拿著準備了東西,一手抱起孩子,頂著寒風上了醫(yī)院……??赐瓴∫咽橇璩?點,看著吃完藥熟睡中寶寶,氣就不打一處來,委屈的淚水在眼眶里打轉。
2014年3月上海中心混凝土結構混凝土澆筑,進入最后奮戰(zhàn)的時候,由于長期的熬夜他終于也熬不住了。連續(xù)一個月吃藥,還是不見感冒好。我和他說“要多注意休息,實在不行請幾天假吧?。?!”而他的回答則是“還有沒多久了,挺挺就過去了。”就這樣三個月過后,上海中心結構封頂了。看著他回家后的疲憊身軀,我知道這幾年為了順利完成上海中心的澆筑任務,確實他付出了太多的心血了。
時間過的真快,一晃也快3年了,女兒也快上小學了。想想那時候是怎么過來的呢!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在慢慢理解他,愛是無償的付出,是心甘情愿的幫助,是彼此心靈的感應,既然選擇了愛,就要真誠的對待它,珍惜它。他愛他的事業(yè),愛他的混凝土外加劑,而我愛他,他就像水泥,而我就是他的混凝土外加劑,牢牢地互相吸附,溶解,放熱,建造起家庭牢不可破的壁壘,在他困難時予以支持,失敗時與以鼓勵,在他開心時, 一起快樂,悲傷時給他安慰。
“愛過就不要說抱歉,畢竟我們走過這一回;從來我就不曾后悔,初見那時美麗的相約,曾經以為我會是你;浪漫的愛情故事,唯一不變的永遠,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等待一扇不開啟的門……”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的手機鈴音又響起,今天我們一起去看看上海中心,摸一摸他建的外墻,在建設者榮譽墻上找一找他的名字。他說要在上海中心這座上海新地標性建筑的見證下,來一次深情的擁抱,一個深深的吻,一句不變的誓言,一件不退色的信物。因為我,愛上了一個不回家的人,上海中心,也有我的一份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