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茅勝岳
在我國日平均穩(wěn)定連續(xù)5天在5度以下或日最低氣溫連續(xù)5天在-3度以下,按低溫季節(jié)即冬季施工;施工規(guī)范對最低低于多少溫度不宜進行混凝土的澆筑施工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但是我國規(guī)范分類的防凍劑能夠達到最低的規(guī)格是-15℃,其使用極限溫度可達到-20℃,從澆筑效果或者混凝土強度保證上來說,一般認為-15℃以下就不宜再施工了.但是,因為溫度的設定是根據你采用的是什么施工方法,如果工期緊等情況,使用暖棚法施工就不用考慮多低的溫度了
一、首先,首要問題是極低的溫度極大影響混凝土硬化時間和強度的發(fā)展
從物理學角度來講,物質相互之間的溫度是相互傳遞的,混凝土本身的溫度,也無時無刻不在和所處外界環(huán)境的空氣進行著傳遞交流?;炷恋臒崃孔兓环矫鎭碜耘c混凝土中水泥水化產生的熱量,另一方面是來自與混凝土與外界之間的熱量交換?;炷恋膹姸仁怯苫炷林兴嗨潭葲Q定的,水泥的水化過程越快,那么混凝土強度增加得就越快。冬季外界溫度降低,通過熱量交換,混凝土自身的溫度隨之降低,然而混凝土的自身溫度決定了混凝土水泥水化的快慢,溫度越低,水化越慢,那么混凝土強度增長也就越慢,這樣就使得整體混凝土結構的強度達不到規(guī)定時間內的發(fā)展要求,從而大大影響了工程的進度。
并且當混凝土達到最低能接受的臨界溫度后,就會遭受凍害,混凝土受到到凍害后,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過程就會停止,隨之混凝土的強度也就不會增強。雖然在溫度回升后,混凝土解凍水泥就會水化,但是混凝土的強度最終會有所下降。特別是在剛剛完成混凝土的澆筑后,混凝土就遭受凍害,那么混凝土的質量就會大打折扣,很有可能在混凝土內部出現裂縫,直接影響其耐久性與密實性。所以在冬季混凝土施工過程中,要避免混凝土遭受凍害。
另一個有時會忽略的問題,就是如果混凝土中的溫度低于了4度,其中的游離水的體積開始膨脹,而此時巧合新澆筑混凝土的強度很低,就會在混凝土內部留下孔隙,也影響混凝土的最終強度。
二、其次,就是衍生問題,水化時間過慢,凝結速度過緩,導致相應的問題出現:
裂縫:一段時間之內過多的水份在混凝土中,其移動所來的壓力極易造成混凝土軸向開裂,另外混凝土配置時水灰比過大,早期混凝土強度低,失水速度過快也會引起混凝土不同程度裂縫的產生。
結構松散:出現此現象混凝土在外觀上表現為偏黃色的冰晶狀體,有空洞敲擊聲,骨料之間粘滯作用弱,抵抗外部作用能力弱。
混凝土水分轉移:混凝土在溫度差、壓力差及濕度差等多重作用力下,勢必造成一部分水份由邊緣向中心轉移,最終造成內部空隙的產生。
表面返霜:這一情況實際指的是混凝土表面的結晶腐蝕,多是外加劑在混凝土硬化后滲出表面,隨著混凝土表面水份的蒸發(fā),在表面形成結晶腐蝕,多是萘系列產品。